2011年以来,国内家电“智能化”持续发酵。8月底,海尔与霍尼韦尔共同组建的联合创新中心挂牌成立,双方将开展针对家用电器和智能控制的多项技术合作;美的加大了将智能化功能融入产品的力度,其部分变频空调产品设置了电量电费查询功能,同时运用柔性制冷保湿技术,智能保持最低除湿量;美菱则推出第二代智能冰箱,不仅拥有音乐、视频播放等娱乐功能,还增添了便于用户体验的功能设计。此外,格力、奥克斯、格兰仕、老板也纷纷亮出自己的智能产品。奥维咨询研究院院长张彦斌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家电智能化正在从以前停留在概念上,开始坚实地迈向实际应用。
中怡康总经理助理兼市场研究总监彭煜认为,在相关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受三网融合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推动,冰箱、空调、微波炉等家电步入智能化时代是必然趋势。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邴旭卫告诉记者,未来10年是智能家电发展的关键时期:所有的电器将实现互通互联,用户通过手机随心操控家里的电器,比如查看冰箱里有什么食物,甚至通过思维控制电饭煲内的饭量和水量。虽然搭建这样一个智能化网络平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大量资金投入,但是在2012年,家电的全智能化将离我们更近一步。
但目前来看,我国智能家电的发展还存在几个瓶颈。其一,标准缺失。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智能家电现在只能是局部内的互联互通。例如,在美的公司有一个“智能家居”展示区,其旗下的各类智能白色家电均可以插入智能家电的接口,实现家电之间的互联互通,但这只是实现了美的自己产品接口的标准化,与其他品牌产品无法互通;其二,价格偏高。未来中国家电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在三、四级市场,但上述市场仍属于普及型市场,且受消费能力限制,对价格比较敏感;其三,消费需求偏小。目前来看,国内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接受程度并不算高,即使有一部分消费群体也不足以支撑相对庞大的智能家电市场。
亟待能效升级
业内专家认为,绿色节能或将是相关政策延续的重要方向之一。
截至目前,我国家电产品能效标准共13个,涉及了冰箱、空调器、pcb抄板洗衣机等主要家电产品类别。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家电产品的能效水平持续提升。据产业在线分析师索晓芳介绍,我国已有12种家电产品实施了能效标识制度。早在2007年,我国家电工业就提前实现了损耗臭氧物质CFCs物质全面淘汰,并且主要采用的是对环境友好的自然工质作为CFCs替代品,目前,HCFCs替代工作已经展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替代技术的研究正在进行。
不过,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表示,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推动增长的发展方式使资源环境已难以支撑。他表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涵。过去我国家电工业以大规模低成本制造获得竞争优势,大量的资源投入有效支撑了我国家电业持续高速增长,但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与国际一流家电企业相比,我国部分产品的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仍很落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家电产品的能效升级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政策。2009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致力于促进整个电器设备行业的能效提升,并且成效显著。如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政策已经退出,是否将推出三大政策的相关替代政策值得关注。业内专家洪仕斌建议,如果政策能够延续,绿色节能将是一个方向。他特别强调,随着以节能为卖点的变频空调的市场普及率越来越高,该产品很可能成为下一轮政策的受益者,二是技术。多年来,我国家用电器行业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扩大产能和市场上,在节能技术方面却比较薄弱,积累和储备不足,导致粗放式的提高产品能效往往依赖材料消耗的增加;三是成本。要实现节能和性能的完善,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增加成本来实现的。而对于一个对产品价格还比较敏感的国家来说,价格的提升对企业的销售会造成一定影响。
徐东生认为,2012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能效水平,开展家电产品节能、节水技术研究;第二,开展家电工业环保材料和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家电产品向环保方向发展。重点开展空调器制冷剂替代,完成冰箱冷柜、电热水器发泡剂HCFC-141b替代,加强家电产品中有害物质的管理,并跟踪国际家电环保指令动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第三,结合2011年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引导消费者对于超期服役和耗能产品的更新,对HCFC等制冷剂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在维修过程中制冷剂的排放。废弃家电中金属材料可再生率超过85%,塑料可再生率超过80%。第四,引导家电企业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机制。
当前位置:易博PCB抄板工作室 >> 技术文档 >> 中国家电技术整体向绿色智能发展